未来已来,如何把握未来机遇?
来源: | 作者:proc686c9 | 发布时间: 2018-08-11 | 1364 次浏览 | 分享到:

未来已来,如何把握未来机遇?

人工智能和生物技术正在颠覆原有的社会结构和分配方式,数据成为21世纪最重要的资产。数据争夺赛已经开始。数据巨头们现在评估APP和产品的标准已经不是能赚多少钱,而是能收集到多少数据。有些产品哪怕不赚钱,甚至短期内亏损,但只要能获得数据,就价值连城。所以,不管数据有什么用,最好先有了再说,因为这可能就是控制和塑造未来生活的关键。

 

至少在目前,人们都还很乐于放弃自己最宝贵的资产(他们的个人信息),来换取免费的电子邮件服务和可爱的猫咪视频——就有点儿像某些非洲原住民部落,不经意间就把整个国家卖给了欧洲国家,来换取廉价的珠子和饰品。以后几乎所有决定都得依赖网络,想阻止数据外流的难度可能越来越大。

 

1

我们已成为数据巨头的商品

而不是用户

 

谷歌、Facebook这些数据巨头靠提供免费信息、服务和娱乐来吸引我们的注意力,但是其真正的目的在于取得我们的大量数据。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早已不是他们的用户,而是他们的商品。

 

从长期来看,只要他们取得足够多的数据和运算能力,就能破解生命最深层的秘密,不仅能为我们做选择或者操纵我们,甚至可能重新设计生命,或无机的生命形式。

 

2

数据所有权

将成为这个时代

最重要的政治议题

 

当数据巨头比我们更了解自己的时候,当在线成为一种生存方式,政府是否应该对数据公司征税?数据到底该归谁所有?是企业、政府,还是个人?

 

大数据算法可能会抹去自由,同时也就可能创造出历史上最不平等的社会,让所有的财富和权力集中在一小群精英手中。因此,数据所有权将成为这个时代最重要的政治问题。这一问题如果得不到解决,世界很可能会面临巨大的灾难。

 

3

人类寿命显著延长

你可能每10年就得换个职业

 

随着基因工程、再生医学和纳米科技的不断进步,人的寿命可能会延长到120岁以上,养老产业很可能成为人类劳动力市场成长最快的行业。库兹韦尔(吓尿指数的提出者、未来学家)甚至认为,到2050 年,只要身体健康,钞票也够多,人类都可以大约每10 年骗过死神一次,从而长生不死。

 

寿命延长后,人类社会的家庭结构、婚姻和亲子关系、个人职业生涯,以及整个社会的保险、退休金、卫生系统和财政制度等等都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想象一下,如果能活到150岁,就算40 岁才结婚,后面仍然有110 年可活,多次结婚的情形可能会日益普遍。个人的职业生涯将会比现在长得多,今天50岁的你可能已经不想改变,追求稳定的下半生了,但在未来,可能到了90岁仍然必须每天学习新知识,甚至每10年就得换个职业。

 

4

与其想赢过AI

不如把重点放在与AI的合作上

 

失业的威胁不只是因为信息技术的兴起,而是因为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的融合。未来,别说一辈子做同一份工作了,一辈子做同一个专业领域也不太可能。

 

人类与其想赢过人工智能,不如把重点放在人工智能的维护和运用上。比如说,因为无人机取代了飞行员,有些工作确实消失了,但同时在维护、远程控制、数据分析和网络安全等方面也创造出了许多新的工作机会。因此,未来几十年的就业市场的特点,很可能在于人类与人工智能的合作,而非竞争。从警务到银行等各个领域,人类+人工智能的表现都能超越单纯的人类或单纯的计算机。

 

5

幸福社会的目标

是满足人类对意义和社群的追求

 

未来,当机器替代人类做了大部分工作,我们正在进入一个后工作时代。工作,并不是大多数人的生存方式,而人类作为一种具有虚构能力的生物,其对人生的满意度主要来自对意义和社会认同的追求,这可能比对工作的追求更为重要。

 

未来,一个幸福社会的标准更多来自于满足人民的精神需求,而非物质需求。我们要保护人类,而不是保护工作;我们应该关注的是要满足人类的基本需求,保护其社会地位和自我价值。全民基本收入、全民基本服务或许是一条出路。

 

6

货币体系面临大变革

未来政府可能会针对信息征税

 

今天的金融体系已经变得极为复杂,而随着人工智能不断改进,金融可能很快就会成为没有任何人类能够理解的领域。点对点的区块链网络和比特币等加密货币,可能会让货币体系彻底改变,激进的税制改革也就难以避免。

 

例如,未来的交易可能多半不需要再使用本国货币甚至任何货币,国家将不可能再针对货币所得来收税。因此,政府可能需要推出全新的收税方式,例如可能针对信息来收税。

 

7

我们正在进入一个后真相时代

你知道的比你想象的少

 

人类很少真的自己思考,而是以群体为单位来思考。虽然每个人其实懂得很少,但我们以为自己懂得很多,而原因就在于我们把存在于他人脑中的知识也看做自己的知识。

 

人类对群体思维的依赖,使我们成为世界的主人。然而,世界正在变得越来越复杂,我们正在陷入知识的错觉和群体的无知。同时,我们的生活被社交媒体所塑造,真相早已不存在,想要分清现实和虚构,你需要保持科学精神,寻找真理。

 

 

8

家长和老师要教给孩子的

是拥抱未知的能力

而不是信息和技能

 

传统的学校教育教给孩子太多的信息,太多的既有技能,而技术的发展可能让这些东西很快过时。过去,听大人的话会是安全的选项,但今天他们告诉你的很可能是过时的偏见。

 

想适应未来的世界,现在我们该教给孩子的是“4C”,即批判性思考(critical thinking)、沟通(communication)、合作(collaboration)和创意(creativity)。或者说,学校不应该太看重特定的工作技能,而要强调通用的生活技能。最重要的是能够随机应变,学习新事物,在不熟悉的环境里仍然保持心智平衡。

 

9

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会越来越危险

 

随着生物技术和机器学习的不断进步,要操控人类最深层的情绪和欲望会变得更加简单。倾听内心的声音,这句心灵鸡汤版的人生格言可能会害了你。等到谷歌、亚马逊等数据巨头掌握了你的大脑数据,他们黑进你的生物操作系统,可以轻松按下按钮,操控你的行为。

 

到时候,你很难分清是自己内心的声音,还是营销专家的销售话术。面对这一切,你必须要了解自己的人生目标,为自己的人生保留决策权。

 

有几个事:

1IT服务公司进入广告业:埃森哲互动在2017年营收达到65亿美金,成为全球第五大广告集团

2、互联网公司进入广告业:阿里巴巴和腾讯,去年花了25亿美金,从世界第一的广告集团WPP手中购买了WPP中国区业务的20%的股权

3、互联网公司进入广告业:阿里巴巴,去年花了150亿人民币,入股分众传媒,获得10.5%的股权

 

4、软件公司:Adobe收购Marketo

5、企业应用软件公司:Oracle近几年自己重点发力的产品线就是CX产品线

6、企业应用软件公司:SAP近几年除了并购电子商务云Hybris、采购云Ariba、人力云SucessFactor、财务云Concur,自己研发的重点新产品线就是CRM与客户体验

7、企业应用软件公司:Salesforce近几年在新业务应用云服务方面,从并购到业务增长,主要在Commerce CloudMarketing Cloud这两个产品线

 

8、互联网公司:中国字节跳动集团也装备了整条AdTech-MarTech-SalesTech-CDP产品线。百度、腾讯广点通、阿里妈妈都要这么干

 

1CMO

 

一个具有真正CMO的企业啊,CMO应该管这些部门:

1、广告部:负责广告创意策划+设计制作,广告投放+广告效果监测。当然,有4A广告公司、广告代理公司做外协。

 

2、品牌部:负责品牌定位塑造、品牌危机处理。当然,有公关公司做外协。

 

3、市场部:负责客户群定位分析、市场情报收集。当然,有客户大数据公司、市场调查公司、市场情报市场研究报告公司做外协。

 

4、营销部:负责营销活动开展以及跟进,如线下会销、线上直播、客户资料客户意向确认加工。当然,有会展服务公司、呼叫中心外包公司做外协。现在还流行电子海报社交营销,一人一码/一物一码/一店一码,当然这也有专门的社交营销服务公司做外协。

 

2)服务公司

 

所以从上述可以看出,在这个大圈子里有这些外协服务公司存在:

14A广告策划设计制作公司、广告代理投放公司

 

2、品牌公关公司

 

3、客户大数据客户行为跟踪公司、市场调查公司、市场情报市场研究报告公司

 

4、会展服务公司、社交营销服务公司、外包呼叫中心服务公司

 

3)流量源

 

其实各类流量源也很集中:

1、线上:搜索引擎竞价、内容网站钻展广告/移动App钻展广告、内容信息流插播广告/社交网络信息流插播广告、视频贴片广告

 

2、线上:电子商务平台网站站内竞价广告投放、促销活动参加

 

3、线下:卫视

 

4、线下:楼宇广告、户外钻展广告、路牌钻展广告

 

很多人都把分众传媒和蓝色光标排在一个数字营销赛道。其实分众传媒是自己有流量源,而蓝色光标自己没有流量源,需要采买流量源,蓝色光标就是个广告投放代理,所以利润和分众传媒相比差距太大。

 

4)埃森哲互动并购了什么

 

一、创意策划设计制作

120194月,美国,创意巨头Droga5

2201811月,德国,创意巨头KolleRebbe

320183月,美国,创意巨头MXM

420182月,爱尔兰,创意公司Rothco

520181月,美国,Mackevision,视觉效果制作。《权力的游戏》特效团队

720175月,澳大利亚,创意公司The Monkeys and Maud

8201611月,英国,创意公司Karmarama

920156月,瑞典,创意公司Brightstep

1020135月,英国,线下用户服务最佳体验流程设计巨头Fjord

 

这些业务都是创意工作室,IP创意总监,不可复制,不可规模化。

 

二、产品工业设计

120179月,美国,Matter,产品工业设计公司

220157月,美国,Chaotic Moon,产品原型设计

 

三、投放代理

120193月,荷兰,Storm Digital,从事搜索广告投放、社交广告投放、程序化广告交易

220187月,中国,Ho,从事线上营销全方位代理服务

320178月,美国,Wire Stone,从事线上营销全方位代理服务

420174月,比利时,Kunstmaan,综合传播

520172月,德国,SinnerSchrader AG,数字营销全方位代理服务

620167月,日本,IMJ,数字营销全方位代理服务

720158月,巴西,AD.Dialeto,数字营销全方位代理服务

820157月,香港,Pacific Link Group,数字营销全方位代理服务

920152月,澳大利亚和新西兰,Digitalagency Reactive,数字媒体广告投放代理

 

从中国数字营销广告投放代理公司的生存状态来看,都是营收规模数字很高,但净利润极薄。利润都被流量源拿走了。

 

四、品牌公关

120194月,西班牙,Shackleton

2201812月,巴西,品牌塑造公司New Content

 

五、MarTech

1201812月,美国,adtech公司,从事跨平台媒体的广告监测

2201811月,瑞典,Kaplan,客户关系管理软件提供

3201710月,法国,Altima,电子商务网站建设

420177月,美国,Clearhead,线上用户行为跟踪分析、用户旅程优化、个性化推荐服务

520176月,美国,IntrepidAppWeb应用开发

620175月,美国,Media Hive,基于Salesforce Commerce Cloud的电子商务应用研发公司

720137月,美国,Acquity Group,电子商务网站建设、广告投放程序化交易

 

埃森哲互动的MarTech收购的挺巧妙的:

1、广告:广告投放程序化交易、广告监测

2、营销:线上用户行为跟踪分析、用户旅程优化、个性化推荐

3、交易:电子商务网站建设

4、后台:客户关系管理

 

光卖MarTech吧,很不好卖。因为CMO并不懂技术,觉得这是CIO的事。又涉及到数据,又涉及到集成,甚至还涉及到私有服务器部署,这不是CMO职权范围内的事。

 

所以,埃森哲互动都是打一个解决方案的总包,都是业务+IT。业务是CMO能听得懂、感兴趣的、认为是自己分内之事,而IT,是可以帮助埃森哲赚取高利润的。这和我十年前与奥美互动一起合作项目时是一个模式。

 

埃森哲互动这样大肆并购创意公司、数字营销解决方案公司,看似营收非常大,但这到底是对还是错呢?

 

因为现在世界第一的广告集团WPP,也是并购成世界第一规模最大的,但因为是1+1+1+1...这样拼凑的营收,所以毛利低、市值低。所以现在WPP现在也在不断又开始吐出来,剥离。

 

5)中国企业服务商

 

中国企业服务,从2014年被VC生砸钱推火了后,目前有几家公司已经上市:

1、微商城:有赞

2、微官网微名片微商城:微盟

3、微积分商城:兑吧

4、移动App消息推送触达用户:个推、极光

 

有赞是:SaaS收入、支付牌照收入、广告投放收入三类,比较健康

微盟、个推、极光是广告营收大于SaaS营收

兑吧,是97.3%是广告营收。

 

也就是说,从2011年后起来的这一波SaaS,都不是单纯的做SaaSSaaS的。他们也是率先第一批上市的。所以这个现象也值得思考。

 

6)商业模式的匹配思考

 

ERP是企业内部管理软件,关键字是内部、管理。一个企业有决策层(VPCXO)、管理层(总监)、调度层(Leader及部门经理)、执行层(员工及Leader)。ERP是给管理层和调度层的。

 

选准:决策层是要做规划的。

做对:管理层不能做规划,但要把规划落地为项目阶段制的PDCA

跑得快:调度层是每周每天的更细节的任务制定/分配/推动/整合/检查。

落地:执行层就是在Leader的带领下,有骨干员工有普通员工,大家一个team组,把任务完成。

 

ERP的核心模块是:

1、职能类产品线:会计、财务管理;协同OA平台、项目管理;HR

2、业务类产品线:PLM;生产管理、物料需求;供应链采购、仓储物流运输;分销管理、客户关系管理

3、技术平台(超纲):主数据管理、大数据平台;集成开发平台、定制开发平台;实施配置平台;运维平台

 

SAP是做产品的。做好标准ERP产品,做好平台产品。

再做一些重点行业的ERP行业化:注入行业特征的输入字段、输出报表、业务模板、业务审批流、行业业务特色模块。

每年收一定比例的产品服务费,主要是允许客户每年升级最新的产品包。

这是典型的产品思维。

 

IBM是做解决方案的。解决方案的核心是:做规划、做整合解决方案、做整合项目管理。

IBM有自己的核心产品:服务器与存储、数据库与数据仓库、中间件与集成平台。

对一些重点行业的业务特色软件,IBM要么是收购集成,要么是生态合作伙伴解决方案集成。

IBM有业务咨询和IT咨询团队:做业务变革规划、业务流程梳理;IT蓝图规划、IT架构梳理、IT接口制定、主数据标准制定。

而具体的实施落地,合适就自己干,不合适就外包给埃森哲之类。

这是典型的总包管理思维。

 

埃森哲是做实施服务执行交付的,快速搞定、验收签字、撤场。

这是典型的项目交付思维。

 

不同的商业模式,挣钱的利润来源窍门不一样,需要的人的能力不一样,做事的思路和目的性也不一样。

 

而埃森哲现在搞创意设计、广告投放、营销系统IT,典型的项目交付式。不是产品思维,也不是总包管理思维。

 

所以说,即使是一个IT产品,你是重点卖产品,还是重点卖解决方案,还是重点卖交付,商业模式不一样,利润差异也巨大。

 

7)人的能力模型匹配思考

 

ERP的一线人员,其实主要认识两类人:一个是CEO,选型拍板、给钱的。一个是CIO,主要负责信息化的。所以一个是县官,一个是现管。

 

ERP的一线人员,其实并不认识真正的使用者,如业务方的负责人:CMOCFOCHO、总工程师。也不认识销售副总裁、采购副总裁、生产副总裁。

 

不认识CFO还好,毕竟会计和财务都有国家工商税务、银行、股市、审计机构强制要求规格,算标品。可是其他业务都不是标品。

 

所以,作为ERP的一线人员,能卖的了财务软件,但很难卖CRM销售软件、供应链采购软件、生产制造软件、营销类软件、研发管理类软件、研发设计类软件、人力管理类软件。因为既不认识人,也不熟悉这些人的专业业务到底怎么回事。这就是隔行如隔山。

 

刚才说,即使一个IT产品,重点卖什么、从什么环节攫取高利润,就有很大的差异。更别说,你是卖数据服务、真正的营销执行服务、真正的人才招聘人才招聘人才测评服务、真正的业务采购交易服务、真正的金融信贷服务。这更是隔行如隔山。

 

为什么我对中国充满信心

 

看事看大历史,往十五年这样的周期长度来看。

 

1)转移赛道打击和降维打击

 

再重复讲一下我老生常谈的老段子:

段子一:有个牛人,誓要成为世界登山第一人,当他终于登上珠峰,发现大家都已经不爱玩登山了,而是喜欢划船了。他还惊恐地发现,下山还挺难,而且登山的能力模型和划船的能力模型根本不一样。这就是转移赛道打击。

 

段子二:有个牛人,挖护城河,挖的很深很宽,觉得这下敌人攻不进来了吧。对不起,飞弹来了。护城河有个毛用。这就是降维打击。

 

2)数字经济

 

工业时代的核心是引擎,代表产品是:一是能源(发电、矿山开采、石油钻探),二是交通设备(汽车、高铁地铁、飞机、船舶/航母),三是大型机械(炼钢、大型建筑工程机械)。代表企业:欧洲有西门子,美洲有GE

 

信息时代的核心是芯片CPU,代表产品有:PC、通信设备、智能手机,未来还有智能家电、智能汽车。

 

我国现在和美国进口金额占用最多的主要是汽车零部件、芯片。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国家和一个企业蛮相似的,都是非血缘组织,都为了活的更好。啥挣钱就做啥。什么时代大量需要什么就做什么。过去的东西不是不需要了,还需要。但新的东西,时代更需要,更能卖大钱。

 

3)所谓下一个十年时代

 

梳理信息时代来龙去脉:

1PC时代,几亿数量量级

2、移动时代,几十亿数量量级

3、万物智能万物互联时代,几百亿数量量级

 

万物互联有不少细分场景:

1、智能交通设备(智能汽车、高铁、飞机/无人机、船舶)

2、智能城市交通网络、智能安防

3、智能城市水电气管网、智能环保、智能消防

4、智能零售商店、智能仓储物流

5、智能工业设备、智能大型工程机械

6、智能楼宇、智能家电

 

我对这些行业充满信心。这就是客户啊,这就是发财机会啊。

 

另外,中国商用大飞机的设计,可能在若干年后进行军民技术融合,会把中国CAD/CAE/CAM这些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产品线补齐。

 

4)所谓下一代技术栈

 

万物智能万物互联的技术栈是什么:

15G通信网络:中国在5G必要专利族,TOP 10的厂商中占了四席:华为、中兴、中国信科、Oppo

 

2IoT:核心是IoT低功耗芯片、IoT智能OS、传感器。传感器咱们是最薄弱的。过去的芯片是通用的(如Intel CPU),所以很复杂。未来的芯片是万物智能万物互联的,所以专用、低功耗、简化功能,中国人开始有能力研发设计、制造了。最近尤其在AI芯片的研发设计和制造上,中国发力较多

 

3AI:人工智能,从论文到代码贡献,都是华人占一半

 

4、大数据:实时时间序列数据库、海量大数据存储系统、海量大数据实时计算平台、区块链,这些咱们都问题不大。蚂蚁金服是区块链方面专利数量世界第一

 

5、量子计算:区块链也是华人投入最多。基于区块链技术和虚拟数字加密货币的驱动力,中国量子计算发展更快

 

5)所谓国产化自主可控

 

智能手机时代,给了中国很多占位:

1、基于ARM开放架构的芯片,中国终于能设计和制造了

 

2、智能手机产业链,中国本土供应商越来越链条齐备

 

3、深度定制Android操作系统。先做好智能手机版本,然后扩展到平板电脑版本,然后扩展到笔记本电脑版本

 

4、应用:基于Android OS智能手机版本的App有很多,从安全防护、输入法、浏览器、QQ微信/钉钉、WPS全都有

 

5、服务器端云计算:云计算,从数据库到中间件到大数据平台到AI引擎,全有。越来越多的原生性代码。2013年以前,华人参与开源社区给世界进行开源贡献都不敢想象。中国发展变化就这么快

 

6)最后

 

不是谁胜谁负的问题,而是谁在引领科技。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我想说的是:做IT的,大家算是赶上好时候了。

 

另外,这个好时候,能挣大钱的主要是:5G产业链、IOT产业链、AI产业链、大数据和区块链产业链、量子计算产业链。你在不在这个技术产业链上?在,你就发大财。不在,你就随中国大潮流水涨船高吧。

 

另外,你在不在我上述说的行业应用上:如一系列的智能交通设备、智能城市交通网络、智能安防、智能城市水电气管网、智能环保....等等等等。只有技术+行业应用,才能发挥出最大的价值力,才能发大财。